-
铁力市工业园区打造平贝母奶饮特色产业项目
近年来,铁力市依托当地特色中药材资源,积极推动健康食品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位于省级工业园区的平贝母奶汁饮品项目,以地理标志产品"铁力平贝母"和优质鲜奶为原料,计划建设年产5000吨功能性饮品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该项目将传统药用资源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相结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项目背景与产业基础 铁力市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平贝母种植区,拥有2.3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年产量达2700吨。2005年"铁力平贝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09年被认定为省级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当地乳品加工产业基础雄厚,为开发药食同源产品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 二、产品特色与市场定位 项目主打具有清肺化痰功效的贝母奶汁饮品,产品配方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平贝母药用价值研发。经现代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后与乳制品科学配比,既保留药材功效又改善口感,符合当前健康消费趋势。 三、项目建设规划 项目总占地15000平方米,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共18000平方米。采用自动化灌装生产线,设计年产能5000吨。目前项目选址已完成"七通一平"基础建设,具备快速开工条件。 四、投资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通过延伸平贝母产业链条,将带动种植、加工、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投资回收期约5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产业发展前景 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铁力市中医药资源向健康食品领域转化,推动"中药材+食品"的产业融合创新模式。未来可进一步开发系列功能性饮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健康食品品牌。 铁力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特色产业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8-28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秸秆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
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推进绿色低碳产业招商引资的背景下,双丰产业园依托区域丰富的秸秆资源,规划建设高强轻质秸秆灰保温砖生产线。该项目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兼具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望成为当地新型建材产业的标杆工程。 一、项目背景与区位优势 铁力市双丰镇及周边区域年秸秆产量超过60万吨,涵盖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加工剩余物。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加上邻近四个国有林业局的资源协同效应,为项目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该技术路线符合国家发改委关于《"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推动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要求。 二、技术创新与产品特性 采用秸秆焚烧灰渣作为主要原料(占比10-70%),配合无机粘合剂和空心微珠增强剂,通过梯度烧成工艺实现材料性能优化。成品兼具三项核心优势:导热系数低于0.15W/(m·K)的保温性能,抗压强度达3.5MPa以上的机械性能,以及最高耐受800℃高温的耐火特性。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其综合性能优于传统硅藻土砖和轻质粘土砖。 三、产业规划与实施进展 项目规划占地5500平方米,包括原料预处理车间、自动化成型生产线和智能养护库房。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进入环评公示阶段。建成后将形成三条年产7000吨产品的生产线,预计可消纳秸秆原料约1.2万吨/年,间接减少露天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四、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 根据住建部建筑节能推广目录显示,此类生物质建材在东北寒区建筑市场年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铁力市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执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并纳入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库给予用地保障。产品主要面向东北地区被动式建筑、工业窑炉节能改造等应用场景。 五、可持续发展价值 该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建材生产"的闭环产业链。相比传统烧结砖,生产能耗降低40%,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5%。其技术路线已入选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指南,为寒地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2025-08-28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营养发酵米饮品生产基地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产业园正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布局以优质稻米为原料的营养发酵饮品项目。该项目依托当地55万亩水稻种植规模,计划建设现代化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市场,打造新型健康饮品产业集群。 一、项目背景与产业优势 铁力市作为黑龙江省重要水稻产区,双丰镇域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8%,年产量35万吨的优质稻米为项目提供核心原料保障。国际市场上,日本发酵米饮料年消费量已突破8亿瓶,韩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15%,而国内同类产品尚处空白阶段。 二、核心技术路线 项目采用复合菌种发酵工艺,通过淀粉糖化、乳酸菌发酵等生物技术转化米类营养成分。经检测,成品含有γ-氨基丁酸、膳食纤维等活性物质,蛋白质利用率较传统工艺提升40%,符合国家植物基饮料行业标准。 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标准化洁净车间、恒温仓储区和研发检测中心。拟引进全自动灌装系统,设计产能每小时3000瓶,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品控管理。配套建设原料预处理车间,可处理碎米、糙米等不同形态原料。 四、市场前景分析 国内功能性饮料市场年增速保持在12%以上,发酵类饮品细分领域存在明显供给缺口。项目产品定位中高端健康消费群体,计划通过商超、电商和新零售渠道覆盖东北亚市场,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五、政策支持体系 铁力经济开发区提供土地出让金减免、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入驻企业可申报省级农产品加工专项扶持资金,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园区配套建设了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满足食品加工环保要求。 六、产业链延伸价值 项目投产后将带动本地稻米收购价每吨提高200元,创造80个就业岗位。副产品米渣可加工为膳食纤维添加剂,形成循环经济模式。未来可拓展至米醋、米酒等衍生品开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目前,双丰产业园已完成项目用地七通一平,相关环评、能评手续进入快速审批通道。园区重点培育生物发酵特色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健康食品领域转型升级。
2025-08-28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有机大豆油精深加工新高地
一、项目背景与区位优势 铁力市双丰产业园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呼兰河与安邦河流域交汇带,属寒地黑土核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5%以上。2023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该区域大豆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约2.4万吨,其中有机认证大豆占比35%,为精深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产业园距哈尔滨物流枢纽150公里,铁路专用线直达库区,符合国家粮油加工产业向主产区集聚的布局导向。 二、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2022年我国有机食用油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其中有机大豆油在高端餐饮和母婴市场的渗透率提升显著。欧盟委员会2024年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国有机大豆油出口量同比增长22%,主要销往德国、荷兰等健康食品消费大国。 三、技术路线与产品特色 项目采用低温压榨工艺,保留大豆胚芽中80%以上的天然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经第三方检测,该工艺生产的有机大豆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稳定在83%-85%,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5%,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标准。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认证,较普通大豆油多含3倍以上的磷脂成分,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发。 四、建设规划与经济效益 规划建设4条智能化生产线,包括原料预处理、低温脱皮、压榨精炼等模块,关键设备选用瑞士布勒集团第五代压榨系统。项目建成后年消耗有机大豆原料6000吨,可同步产出大豆蛋白粉等高附加值副产品。参照黑龙江省同类项目运营数据,预期综合产值可达1.2亿元,带动本地就业80人以上。 五、可持续发展措施 园区配套建设2000立方米沼气工程,将豆粕加工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生产废水经膜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实现零排放。与周边12个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协议,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有机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符合日本JAS和欧盟EU有机双认证标准。 六、投资服务保障 铁力经济开发区提供"七通一平"标准地块,对固定资产投资超3000万元的项目给予10%的设备补贴。税务部门落实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减免政策,海关设立专项通道保障出口产品快速通关。目前园区已建成3万吨标准化恒温仓储设施,可满足企业原料储备需求。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大米蛋白粉精深加工新高地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产业园正通过招商引资推动农业资源深加工转型,计划新建年产能5000吨的大米蛋白粉生产项目。该项目依托当地优质水稻资源,瞄准婴幼儿食品等高端市场,将建设标准化厂房及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达2200万元,为区域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提供新动能。 一、项目区位优势显著 铁力市双丰镇作为三江平原核心水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5.8%,年有效积温超过2500℃,所产稻米蛋白质含量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产业园内已建成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并配备双回路供电系统,可满足蛋白粉生产的精密工艺需求。 二、技术路线成熟可靠 采用国际通行的碱溶酸沉法提取工艺,蛋白质回收率可达85%以上,产品符合GB/T 20372-2006《大米蛋白粉》行业标准。生产线配置纳米级过滤设备和低温喷雾干燥塔,能有效保留氨基酸活性,产品过敏性物质含量低于0.5ppm,达到欧盟婴幼儿食品原料标准。 三、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植物蛋白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180亿美元,其中大米蛋白年增长率达12%。国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对低敏蛋白需求旺盛,仅婴幼儿米粉市场规模已超50亿元。项目产品可替代当前30%进口份额,填补东北地区高端蛋白粉生产空白。 四、政策支持力度大 项目享受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专项补贴,固定资产投资可获得15%的奖补。园区提供五年税收"三免三减半"优惠,并配套2000万元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当地已与三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蛋白粉衍生品。 五、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投产后可消化周边6万亩水稻产量,带动200户农户签订订单农业,每吨稻谷增值800元。生产线将创造80个技术岗位,预计使区域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8个百分点,推动铁力市由原粮输出向精深加工转型。 目前项目已完成环评及用地规划审批,生产设备采购进入招标阶段。园区同步推进原料质检中心建设,未来可提供从种植到成品的全链条品质管控服务。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东北酸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铁力市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升级,双丰产业园依托本地白菜种植优势,规划建设现代化酸菜加工项目。该项目将整合种植、加工、存储环节,形成年产3000吨的标准化生产线,助力东北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 一、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 铁力市双丰镇地处松嫩平原腹地,黑土有机质含量达5%以上,年有效积温超过2500℃,具备优质白菜生长的天然条件。当地农户采用轮作倒茬种植模式,白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0公顷左右,历史悠久的窖藏技术为酸菜加工提供了工艺基础。 二、项目规划与技术特点 项目采用分段发酵工艺,通过控温控湿系统将传统自然发酵周期缩短30%,同时保留乳酸菌活性。生产区配置自动化清洗线、切分设备和巴氏杀菌系统,仓储区配备智能温控装置,可实现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 三、市场前景分析 东北酸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消费市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项目建成后产品可辐射东北亚地区,与现有速冻食品、调味品企业形成产业链互补。研发方向包括即食型、低盐型等细分品类,符合健康食品消费趋势。 四、政策支持与配套保障 铁力经济开发区提供土地出让金减免、前三年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园区已建成日处理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双回路供电系统。农业部门设立专项补贴,对签订种植协议的农户提供每亩300元的良种补贴。 五、可持续发展路径 项目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可追溯原料供应体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菜叶废料将用于生物有机肥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未来规划建设酸菜文化体验馆,推动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方便米粉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产业园正依托优质水稻资源禀赋,通过招商引资推进方便米粉生产项目落地。该项目将建设现代化生产线及配套仓储设施,预计年产5000吨米粉产品,进一步延伸当地稻米深加工产业链。 一、区位优势奠定产业基础 铁力市双丰镇作为三江平原核心水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5.8%,年有效积温超过2500℃,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培育出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优质粳稻。产业园内已建成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备,2023年新修冷链物流专线直通哈尔滨枢纽港。 二、技术方案实现品质升级 项目采用双螺杆挤压熟化工艺,相较传统蒸煮方式节能30%。生产线配备智能水分调节系统,可将成品含水量精准控制在12%-14%区间,确保米粉复水时间稳定在3分钟内。检测中心配备近红外分析仪等设备,对原料碎米率、胶稠度等6项指标实施全过程监控。 三、市场前景分析 国内方便米粉市场规模连续三年保持15%增速,东北地区即食型米粉产品年消费量突破8万吨。项目产品规划覆盖火锅专用粉、速食拌粉等3大品类,目标市场辐射东北亚地区。配套建设的研发中心将开发低GI值等功能性产品,满足特殊人群需求。 四、政策支持体系 入园企业可享受省级农产品加工补贴,精深加工项目设备投资最高补助20%。铁力市设立2000万元专项基金,对年加工量超3000吨的企业给予物流成本补贴。产业园提供代办理进出口备案等一站式服务,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 五、可持续发展规划 项目采用稻壳燃气锅炉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生产废水经两级厌氧处理后可达一级排放标准。计划与周边12个合作社建立订单农业,推动5万亩水稻种植基地实现全程可追溯。达产后预计带动就业150人,促进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目前园区已完成项目用地"七通一平",相关环评及生产许可审批进入绿色通道。该项目的实施将填补黑龙江省西部即食米粉产业空白,推动稻米加工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高端实木真皮家具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家居品质需求提升,实木真皮家具市场持续升温。铁力市依托双丰产业园的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正积极推进高端家具制造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新建现代化生产线,进一步巩固"中国实木家具之乡"的行业地位。 一、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显著 双丰镇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家具产业集聚区,历经近50年发展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区域内技术工人储备超万人。依托伊春林区及俄罗斯进口木材资源,当地具备从原料供应到成品制造的全环节优势。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支持,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基础设施与行政审批双重保障。 二、产品定位契合消费升级趋势 实木真皮家具融合天然木材的质感与高档皮革的舒适性,在保留传统榫卯工艺的同时,创新加入立体雕刻、手工缝制等工序。市场调研显示,此类产品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认可度逐年提升,尤其新中式与现代简约风格产品年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三、智能化生产提升项目竞争力 规划建设的5条生产线将引入数控雕刻、自动化喷涂等设备,在保留核心手工工艺环节基础上提升标准化程度。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0万套家具的产能,产品合格率较传统生产方式提高20个百分点。 四、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并重 800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将作为区域品牌形象窗口,同步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行业数据显示,同类产品在二三线城市销售均价较普通实木家具高出35%,项目投产后有望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项目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木材利用率计划提升至92%,边角料将用于制作工艺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水性涂料等环保材料,确保产品符合国际环保认证要求。 当前,铁力市正围绕家具制造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双丰产业园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积淀,为投资者提供了成熟的创业环境。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玉米胚芽油精深加工产业链
黑龙江省铁力市依托当地优质玉米资源,正在双丰产业园推进玉米胚芽油精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该项目作为新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将通过合资或独资方式,建设标准化厂房及自动化生产线,进一步延伸玉米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一、项目区位优势显著 铁力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农业资源丰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年产量达6250吨。当地玉米因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农残检测达标率100%的特点。双丰产业园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建成完善的道路、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可满足食品加工类项目的落地需求。 二、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玉米胚芽油采用低温压榨工艺提取,富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等营养成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上。随着健康消费理念普及,国内高端食用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玉米胚芽油在烘焙食品、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比例逐年提升。行业数据显示,近三年玉米油品类年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 三、项目建设规划科学 项目规划建设4000平方米GMP标准生产车间,配备4条全封闭式生产线,涵盖脱胚、压榨、精炼等工序。配套建设的1000平方米恒温仓储设施,可实现原料与成品的科学储存。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加工玉米胚芽3000吨,产出成品油1500吨,产品合格率将达到国家一级油标准。 四、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铁力市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提供土地出让金减免、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入驻企业可享受省级开发区税收留成返还,以及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减免。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还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五、产业链协同效应突出 该项目将与铁力现有玉米淀粉、饲料加工企业形成配套,实现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玉米胚芽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粕料,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原料供应周边养殖基地,形成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双丰产业园已为该项目预留工业用地,并完成环境影响预评估。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提升当地玉米资源利用率,还将带动种植、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
2025-08-26
-
铁力双丰产业园打造桦树汁健康饮品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功能性饮料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铁力市依托双丰镇丰富的桦树资源,在省级经济开发区双丰产业园规划建设桦树汁生产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资本参与,推动绿色健康饮品产业升级。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桦树汁产业链。 一、桦树汁的营养价值与市场前景 桦树汁富含20多种氨基酸、24种无机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生理活性功能。国际市场上,桦树汁被广泛应用于饮料、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欧洲国家已形成成熟消费市场。数据显示,全球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桦树汁作为天然健康饮品,年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铁力市发展桦树汁产业的独特优势 双丰镇及周边区域桦树资源密集,可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铁力市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森林覆盖率高,桦树生长环境纯净无污染。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桦树汁采集,每年春季为最佳采收期。省级经济开发区配套完善,可提供标准化厂房、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支持,符合食品加工行业规范要求。 三、项目建设规划与产业布局 项目规划建设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等设施,配置自动化灌装生产线。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包括纯天然桦树汁饮品、复合型功能饮料等系列。生产流程采用低温灭菌、无菌灌装等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桦树种植、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四、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 铁力市对绿色食品加工项目给予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省级开发区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当地政府已将健康食品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投资者可选择独资或合资模式参与,享受东北振兴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五、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条例,采用科学采集技术确保桦树生长不受影响。生产企业需建立原料溯源体系,实现从采收到加工的全过程监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桦树残渣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铁力市农产品附加值,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随着健康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桦树汁产业有望成为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25-08-26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